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中国南疆,全区陆地面积约 24万平方千米。公元前 214年,秦王朝征服百越,在岭南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今广西大部分地区属于桂林郡和象郡,所以广西称“桂”由此而来。喀斯特岩溶地貌广泛分布,使广西的山水别具特色,湖泊瀑布、奇峰怪石比比皆是。
岩溶地貌是地表石灰岩等碳酸盐类岩石受水和二氧化碳的溶解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共同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如石牙、峰丛、峰林、溶斗、落水洞、暗河、溶洞、溶蚀洼地等。国际上将这种地貌定名喀斯特地貌。岩溶发育地区往往形成奇峰林立,山石嶙峋的奇景。世界上许多喀斯特地区,多成为旅游胜地。中国是世界上岩溶发育较完全、分布较广的国家之一。以西南的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地区分布最为集中。只是由于气候岩性等条件各地不同,岩溶发育程度差异较大。一般在南方湿热条件下岩溶地貌得到最典型的发育。风景如画的广西桂林山水就是这种地貌的典型代表。
广西位于全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全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广西西北、北部为云贵高原的边缘部分。东北部属岭南山地,东南至西南部均为海拔千米左右的山脉。全区地貌山地最多,其次是平地、丘陵、台地。
广西地处北回归线两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热量丰富。气温由南向北递减,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区递减。全区年平均气温 16.5 度到 23.1 度。森林资源丰富,是中国南方重要林区之一,且也是河流密度较高省区,地表水资源十分丰富。
广西地貌总体特征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 6 大类构成,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地跨珠江、长江、红河、滨海四大水系。自然风景是人们游览广西的重要观览对象,是它的地理环境和要素综合造景的产物。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有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地理成因,形成了极其独特的景观,形成了广西自然环境的综合审美形象。
本部分作品均是近二十年来,从民航航班上拍摄积累而来,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