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格斗狂人徐**再谈我为什么习练太极拳
我为什么练太极拳?为什么还练传统武术?
现代博击与格斗,是至刚的。什么都练到至刚的人,长期这样练下去,没有多久就要出问题。你看近日网上大博眼球的二三流混合格斗狂人徐**的坐相,屁股底下有针,不停乱动坐不住,有点怪异,好像有多动症一样。先解释一下,混合式格斗(MMA)是一种非单一、无规则的格斗方式,是将空手道、拳击、格斗、泰拳、柔道、摔交等各式功夫融合在一起的混合式打斗技巧,是一个至刚新的专业打斗技术,但过刚训练对人是有较大损伤的。
徐**原说打假某个自封的大师,有点合理性。但随后却转成打击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武术,变为明显是炒作,污名化中国传统武术,这些人想成名想疯了。这场闹剧导演就是美国MMA在中国的代理人,他们是这场闹剧的受益者。自由搏击在美国利益巨大,不管是地上还是地下都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链条。可在中国呢,不管是官方的体育武术还是民间的武林风,连个小浪花都掀不起来。印象比较深的也就是,主持人声嘶力竭的破嗓子和礼仪小姐的超短裙。在巨大市场的诱惑下,MMA着急啊,等不来东风,就制造邪风,这次比武秀就是邪风。MMA企图以此炒作为铺垫,趁势打开中国市场。他们要用他们的炒作中国武术99%是假的为噱头,以吸引国人注意。但中国人始终以仁义、和为贵为行事准则,所以除晓冬之类团伙很快就炒煳了,沦为讨人嫌的闹剧。我看到这场闹剧后不吐不快,要说清楚为什么要习练传统武术。有可能狂人徐壮士若干年后还得靠太极拳恢复身体,不要说过头话,什么都有可能!
爱好太极拳,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争第一,争第一就意味着要走向其反面。像我们东方人个头小体质弱,为什么屹立于世界东方生生不息,文化传承不断,是靠勤劳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就有文武两方面。老子道德经有两句话,柔则生存,刚者易折。所有练西式至强至刚运动的朋友,不管哪个领域,伤残多,早夭也多。刚者易折,李小龙33岁就走了。所以有很多西式拳击高手,伤残短命很多。
练太极拳,可以终生练,可以益寿。跟人家交流的时候让人家感觉到,这个人柔里有刚,能积柔成刚,可以御侮自卫就行了。也就是说太极拳那缓慢的套路是在积蓄应用时瞬间极刚猛的力量,用术语来说就是“催僵化柔,育柔成刚”。太极拳是一门蓄势打击,极柔软极坚刚的拳法,且是找对方弱点千斤打四两瞬间暴发。我不同意四两拨千斤之说的误导,现实中得先有对应的千斤之力相对抗,然后才有捋化等四两拨千斤,我的习练体会就是这样。普通人长期习练太极拳及一定桩功后,可以做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的太极拳是与身心一同养出来的,不怕暴力,但平时宜追求平和。
对于至刚博击格斗,要有针对性、专业化训练才行,短期可快出人才,是人的青少年期的优势,专练攻击与抗击打性,是少数人的专利,是小众行为。太极拳是民众拳,是普罗大众可以追求的,人人可为,所以有几亿人练,让几亿人身体受益,是大众行为,这是其他拳种无法代替的。拳打少壮,争强斗狠,最能说明的是博击格斗。以50岁分界,50岁后太极拳优势明显,每天拳照打,又有一定御侮能力,身体又进入一健康黄金期。而博击格斗者,一身伤痛只能退休、疗伤、旁观了。
我的习练体验是,实质上太极拳最强调得机得势技击性,既能吃住对方千斤打击力,也要得机得势时,每着瞬间冷快打出千斤之力,都是打击人身体最薄弱致命的地方,要求一击完成,所以不适用现代擂台,都是现代博击格斗不允许的。中国武术每个拳种的形成,都伴有血腥的伤亡。例如,第二代“扬无敌”扬班侯,据说在其拳下伤亡人数超过二百人。所以,太极拳是在鲜血与生命中孕育而出的。为避免伤亡,虽然太极拳也可以博击,那得在太极千斤功力之上,与对方强手长期对练,适应规则才行。因为你不能违法让对方一招致残致死,好比戴着拳击手套用太极手法比赛。要与现代格斗对抗,就要专项训练,要适应现代博击格斗规则,知已知彼后才行,与军事打仗一样。
现代搏击和格斗,它应用于竞技场,主要是抗击打能力和击打能力的结合,打的不是某个绝招打倒对方,而是用体力、抗击打能力、打击力量的融合把对方硬“扛”下去。所以,武术看家本事的逻辑和当今搏击术性质完全不同。不能像莫名其妙的所谓雷公太极靠臆想,没有看到他的太极功力吃住对方,一击取胜,也不懂博击格斗抗击打,还要强出头表现,被一击打翻,连带使太极拳蒙羞。我翻看了内家拳与博击格斗比赛,很多内家拳手无不是身体松软一击就倒。我意识到这些人均无掤劲,也无力由脊发,更无棉里裹铁,即根本无太极拳实战功力。无掤劲即无法吃住对方攻击,身势散乱,属于欠揍了。自取其辱,被一击即跨。我的习练体会是掤为太极拳母劲,无掤无中定即无太极拳。太极前贤林墨根讲过,太极拳功法,是内功的培养基地,是通向高深技击武功的阶梯,至关重要!!!太极拳桩功也是太极拳习练者自卫能力的保障。无桩功护体,那就只是徒有套路其表了。太极前贤曾告诫,对方攻击时不能用桩功吃住对方,不能施展太极手法,说明功力不够,不必动手即可,不要吹牛招祸。
以前古代社会是一击杀人技术为保命,现在法制社会试探对方功力深浅即可,守法为要。例如太极拳四正推手,如同中医的望闻切问,可基本判断对方习拳功力,外人是看不出输赢。所以太极拳收起了血腥味,加强了礼仪、文化性。带来的副作用是被人认为花架子,受武侠小说影响,也给假大师骗人有了空间。
每一个套路动作都是实战技术的总结,没有一个动作是没有用的。明朝戚继光但凡新兵入伍,总要训一段话,鼓励大家学武,此段话实为奇文,故摘录如下: “诸位都听了,练武不是你答应官家的公事,是你来当兵,杀贼救命的勾当,你武艺高,杀了贼,贼杀不了你,你武艺不如他,他便杀了你。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的呆子!” 这就是中国武术的起源与生存土壤。
武术还应该学习现代博击格斗术教学方法,“广采博取,为我所用”,这是要注意的,不要神秘化。市场化博击格斗,为博眼球吃瓜不嫌事大,以击打点数为赢,以凶狠为要,大力炒作,为得点数延长可观性,输者头破血流送命也得坚持,以吸引观众对血腥刺激的好奇心,只为都能分到钱。从人性修为讲,无此必要。所以,太极拳有杀人技,保留不用就是。简单说格斗是为了吃瓜的好看热闹,裁判数点数。
但传统武术中假如你出手有50公斤力,如击到颈部、面部、裆部、腹部等足可以致命,这可不是玩了。太极拳有三毒,心毒、眼毒和手毒,其中最毒的还是心毒。内家拳有一个打法口诀,专门讲的就是哪些部位一击致残致命,“上打咽喉下打阴,左右两肋并当心;下打两臁并两膝,脑后一掌夺真魂”。当你功力达到一定境界知道后,每个习练者还敢打么?所以,每个拳种都有各自的理论与训练体系,没有不好的传统武术,只有习练不到位的人。习练现代格斗人不要去黑,受现代法律保护,你赢了一个人,不代表你赢了传统武术。否则,多少人研究你,江湖中丧命不知何时。尽管传统武术要改进,去神话强实战。
传统武术少则传承了一两百年,长者过千年或数千年,现代博击格斗如何被民众传承,尚未知。如果这种泊来的小众杂合技术像徐晓冬无底线不修为,最终只能是街头斗殴技术。而传统武术作为国粹的一部分,将长存。
中国传统武术从来不假,这是千百年来中国武学实战结晶。假的是不懂武术的人,一是神炒作,搞神话,提高自己名气,如闫芳假大师半假大师之流,实战中只能挨揍;二是恶意炒作,扬名抬高自已出场费,如徐晓冬之流,利用网络传媒合伙挑事起哄,与幕后团队各得其所,这些都是为了他们的实际利益。看得出一直有推手加料拱火,水军跟进。与真正武术与现代博击格斗术的交流没有关系,而是在反复恶心踏踏实实习拳练武之人,打击这些真正是中国武术的脊梁的人。但是,真相终会大白天下。这场闹剧提醒了武术界,应注重实战传承,剔除武林传承不明骗人人渣。比如实际太极拳有个散手、比手,就是实战。扬式太极拳只有传承有序的这部分师传能教,但教习很苦,师父不小心挨揍多,师父一般不太愿意教了;且大多数习练者自以为是离师太早,没有见到学到。一般习练者不要求这部分,只是练架子健身了,这个情况要说明白。
存在就是真理。当太极拳去除了血腥味,为几亿人身体能够带来健康时,这就是最伟大的中国传统武术。在中国所有武术中,只有太极拳敢宣告一击毙命的绝杀技术是“末技”,太极拳最高境界是“中和”之道,同时太极拳完善了太极训练体系,使太极拳不仅能训练防身护卫的基本技能,更是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最好载体。退可以健身、修心,进可以御侮,普通民众人人可为,就是最好的武术。所以,太极拳将在民众间永远传播习练,而黑者终将逝去,闹剧过后被遗忘。
2017年05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