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力上看,太极拳技击具有内外合劲性
太极拳的技击战力、从系统论的角度来分析、比其他武术更强调做到“内三合”和“外三合”的高度统一讲求的是身体系统整体发劲。
“外三合”指的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是肢体外表的要求、其运用要以腰为主宰,上与两肩两膊相系、下与两腿两胯相随、上中下三节相适应。
其锻炼目的是全身协调配合发出整力,“一动无有不动”,所修炼的是明劲即外劲。
“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锻炼的是意念和内气的整合、一触即发,“势势揆心须用意”、“意气君来骨肉臣”,其所修炼的是暗劲即内劲。
人体的一切运动和一切形式的发劲,都是筋骨运转和肌肉收缩的结果,是在神经系统(意念)的支配下由多个或多组筋骨运转和肌肉收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
正如李亦畲云:“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躯使。”太极拳整体劲的发放就是内劲和外劲有机结合的结果,是以内劲为主导,牵动关节、骨骼产生人体各部位间的相对运动。
由于各环节的相对运动作用于地面或其他对象,而获得外界环境给予的反作用力也即外劲,从而引起整个人体的相对运动,发放出同时包含有内劲和外劲的整体劲。
因此,在太极拳的技击中,“外三合”通过“内三合”驱使,形成意念主导下调动人体206块骨头和500余块肌肉形成的“力从足起、主宰于腰,发至手”、“肩催肘、肘催手”等全身用力(腿、腰、肩膀、手臂)的强大整劲。
需要指出的是,在太极拳技击中、这个强大整劲,还包括借助的天地之力,即地球重力的反作用力、以及对手作用于我的力量。